粽香传千年 家国共此时 | 2024-2025第二学期第13周升旗仪式3
24级车辆系电力1班赵梓昂 附讲话稿: 粽香传千年 家国共此时 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 五月榴花照眼明,粽叶飘香又端阳。再过几天,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。这一天,艾草在门楣轻摇,香囊在衣襟生香,龙舟在江面飞驰,粽子在竹篮里堆叠。看似寻常的习俗背后,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密码与文化基因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端午,探寻这个节日里流淌千年的家国情怀与生命智慧。 一、千年粽香里的文化根脉 粽子,是端午最具象的文化符号。从春秋时期竹筒贮米的“筒粽”,到东汉草木灰浸泡的碱水粽,再到如今南北各异的豆沙粽、肉粽、蛋黄粽,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与馅料,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。传说屈原投江后,百姓为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躯,纷纷将饭团投入江中。这一善举历经千年演变,成为了我们对先贤的深情告慰。每一粒糯米的软糯,都在诉说着华夏儿女对忠诚信仰的坚守;每一片粽叶的清香,都在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。 二、龙舟竞渡中的精神传承 “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”端午的龙舟竞渡,是力与美的交响,更是民族精神的激昂赞歌。龙舟上,数十名桨手整齐划一地挥桨,船头鼓手擂鼓助威,飞溅的浪花中激荡着团结协作、奋勇争先的豪情。这种精神,恰似两千多年前屈原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执着追寻,恰似中华儿女面对艰难险阻时永不言弃的勇气。无论是个人成长,还是国家发展,龙舟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劈波斩浪、一往无前。 三、端午习俗里的生命智慧 端午不仅是纪念的节日,更是古人敬畏自然、守护生命的智慧结晶。古人在端午悬挂艾草、菖蒲,用雄黄酒驱虫辟邪,佩戴香囊防疫保健。这些习俗看似朴素,却蕴含着“天人合一”的东方哲学——顺应时令、趋利避害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或许不再依赖这些传统方法,但其中传递的健康理念与生态智慧,依然值得我们借鉴。端午的仪式感,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,重新感受自然与生命的联结。 四、新时代的端午家国情怀 在岁月长河中,端午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日意义,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纽带。从屈原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的爱国情怀,到文天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气节传承,端午始终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。今天,我们纪念端午,不仅要传承包粽子、赛龙舟的习俗,更要将这种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担当融入血脉。无论是科研工作者攻克技术难关,还是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,每个人都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践行者。 老师们、同学们,当端午的鼓声再次敲响,让我们在粽香中回望历史,在龙舟竞渡中汲取力量,在家国同构的情怀中砥砺前行。愿我们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,让端午的精神火炬,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! 石家庄路翔铁路学校(sjz031186033013) 运营|石家庄路翔铁路学校宣教处 编辑|宣教处 审核|赵兴涛 LUXIANG 石家庄路翔铁路学校 (升学+就业) 往期精彩回顾 2.扬起自信的帆 驶向职业蓝海 | 2024-2025第二学期第12周升旗仪式 3.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| 2024-2025第二学期第11周升旗仪式暨颁奖仪式 5.识骗防骗 筑牢防线 | 不参与,不转账,不听信——反电信网络诈骗 7.传承五四精神 书写青春华章 | 2024-2025第二学期第10周升旗仪式
文章分类:
团委学生会
|